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贵州:地处西南边陲的黔之地 红色革命的根据地(5)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01日16:17  新浪体育

  四、解放后政治活动

  194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贵州省委员会。11月18日中共贵州省委在炉山召开第一次会议。此后,地、市、县党委陆续建立。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建立,专、市、县人民政府也相继建立。1949年底至1950年上半年,专、市、县及城市区陆续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各级协商委员会。1950年7月,省人民政府召开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省各代会协商委员会。1953年,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普选人民代表,召开乡、县、省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至2006年,省人民代表大会更迭10届,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起建立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建立于1952年2月,至2006年,更迭9届。1955年以后,政协市、州、县委员会相继建立。贵州解放后,各民主党派贵州地方组织陆续建立,并逐步建立市、州等基层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日臻完备。

  1950年秋至1951年夏,全省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五大任务”,深入进行反封建斗争。1951年夏至1953年春,分4批开展“土地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全省有1194万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为消灭国民党溃逃前夕布置的土匪武装暴乱,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从1950年初至1951年5月开展剿匪斗争,进行大小战斗4240多次,歼灭国民党土匪武装27.8万多人,在全省平息匪乱。

  1950年至1953年,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上肃清国民党反革命残余势力。1950年至1952年,开展禁烟禁毒、禁娼禁赌、废除封建婚姻制度、收容安置改造游民乞丐,在工矿企业开展民主改革等城市民主改革。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全省开创了生气勃勃的政治局面。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从1957年起,延续20年在政治生活中出现不正常现象。1957年开展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贵州有10082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7年9月至1964年对其中约2000人摘去“右派分子”帽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部摘帽。对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进行改正,恢复政治名誉。1959年开展“反右倾斗争”,错误地打出43个“反党集团”,受牵连各级领导干部达1000多人,1962年以后陆续得到纠正。1964年8月至1966年6月,开展清思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的“四清”运动。由于根据某些不实的反映,对贵州形势作出完全错误的估计,推行一整套“左”的作法,造成一批冤假错案,使贵州各方面工作受到严重损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部予以平反。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贵州党政组织瘫痪,政治思想混乱,经济与社会发展遭受严重破坏。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从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落实各项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党组织建设。1985年以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1989年“北京风波”期间,贵州正确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收到良好效果,保持社会稳定。1999年至2000年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教育活动,效果良好。贵州首创的“三讲回头看”活动得到中央肯定,在全国推广。2005年初至2006年上半年,全省分3批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效果良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