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作家读城:洹水安阳名不虚(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5:31   北京晚报
作家读城:洹水安阳名不虚(2)
 何向阳:作家、评论家,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现居郑州,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出版有《自巴颜喀拉》、《思远道》、《梦与马》等。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

  上世纪90年代,安阳市政府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计划》,讲保护殷墟遗址,具体到搞好洹河青石护坡,教人肃然起敬。因为许多宏大之事,起始都在细小之中。比如,“一片甲骨惊世界”的发现,就得益于清光绪进士、翰林、金石学家王懿荣的一场疟疾,要不是他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要没有他以对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的好奇,要不是他平素对古代金石文字的素有研究,要没有他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搜购累计1500多片的甲骨并从中辨识出“日”、“月”等字,或者再往后说,要不是他去世之后还有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一批“知识分子”,要没有那么多的考古学者的前赴后继,那么今天安阳在建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会另选其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载体,甲骨文的发现,为中国文明史已逾5000年的事实,提供了佐证。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其他三种文字发展都已中断,惟严整庄重,又参差错综的甲骨文发展下来,直至今天我用以写下此文的汉字。

  当然,走在现在的安阳街头,已难找到王国的影子,它没有西安的城墙、北京的城楼,它平实、低调,从百姓的脸上,也看不出王气,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却沉入了地气,正如那年我去殷墟,听完讲解,问那解说人,为什么要在遗址上种牡丹花,而不将那城池挖出来呢?解说人一脸肃穆,他答,现在世上还没有更好的保护办法,不如让它们仍在地下。

  走在安阳,走在一个巨大的宫殿之上,日日踩着文明的积土前行,没有理由不深深爱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