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蒙古族的“呼和”情结刻骨铭心 它充满了包容与亲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14:04  北京晚报

  呼和浩特,这个名字,它丝毫不张扬,普通的像我们呼吸的空气,它似乎只在传达这个城市的颜色。但这颜色,很久远。

  “呼和”,是指青色,亦指蓝色,是蒙古人从古至今一直最崇尚的颜色,高贵而神圣。“呼和”,属于长生天,属于永恒和风。可以想像,“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应该是一望无际的“呼和”……

  蒙古族的“呼和”情结,根深蒂固,刻骨铭心,甚至有人认为,幼儿臀部上的青斑或者蒙古斑,是与天有关的标记。

  呼和浩特,蒙古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她位于蒙古高原土默特川,北靠大青山。在我看来,大青山像括号的一半,而括号的另一半则是属于无限。如今的“呼和”,已经不仅是外在的颜色,更多的是内在的。它辽阔无边,充满了包容性与亲和力。

  我在呼和浩特只生活和学习了四年,但现在我常常去呼和浩特。每次回去,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都是那么的亲切。一过长城,就可以感受到一种触手可及的蓝。它的颗粒似乎跳跃在我的每一根手指上,然后浸透到肺子,流至血液中。

  我第一次去呼和浩特,是1981年,我19岁,那年我上内蒙古大学。

  1581年,正好比我上大学早四百年,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阿勒坦汗(俺达汗)和他的夫人三娘子——也儿克兔哈屯在这里筑城时,城墙用的是清一色青砖,从远处望去,一片青色,“呼和浩特”之名由此而来。有些史料中也记做“库库和屯”。如今,当地人也喜欢叫呼和浩特为青城,直接称呼“呼和”的,也大有人在。

  刚上大学时,我虽然认识几百个汉字,但几乎不会说汉话。到学校附近的商店无论买什么东西,只会用两个词:“这个”和“那个”。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那些“这个”和“那个”也逐渐找到了各自相应的名词或动词,甚至是形容词。

  于是我对世界的认识途径,也多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汉语。虽然呼和浩特,尤其是旧城的汉语方言,我很难听明白,但我还是一点一点地打开着那扇窗户。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蒙古语却没有呼和浩特方言,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蒙古人,操着各自的方言,东腔西调,却十分融洽……

  呼和浩特的另一个颜色是“查干”(白色)。白色也是蒙古族人最喜欢的颜色之一。在白色的衬托下,“呼和”显得更蓝。这两种颜色,不含任何压力,单纯又平和,但有深度。13世纪那一天早晨升起的青旗上,画有白海青的图案,在我的幻想里那面旗帜是蓝天的一部分,是有白海青盘旋着的那一部分。

  乳汁的白,云朵的白,雪的白,塔的白,哈达的白,当然还有心灵的白……呼和浩特到处闪烁着白的光。

  原内蒙古博物馆屋顶上有一匹飞奔的白骏马雕塑,在金灿灿的蓝天中,它是那么灵动、神圣。我想,它一定是在向上行走。最近,听说博物馆已迁至新址,但白骏马和那座建筑物依然留在原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