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族风情洒满宁夏传递全程 塞上江南彰显黄河情韵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11:49  北京奥运官网

  奥运官方网站7月1日讯 随着宁夏末棒火炬手王有德点燃圣火盆,奥运圣火银川站传递结束。银川是北京奥运圣火宁夏传递的最后一站,明天奥运“祥云”火炬将开始陕西境内的传递活动。

  今年恰逢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喜庆之年,奥运火炬在宁夏境内的传递将重点向世人展示三个方面的风貌,一是多姿多彩的回族文化和回乡风情;二是 “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塞上江南”景致和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三是韵味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和现代化发展成就。

  回族风情洒满全程

  宁夏是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之一,现有回族人口217万,占总人口的35.5%,被称为“中国的穆斯林之乡”。区内共有3000多座清真寺,营造出了浓郁的伊斯兰氛围,火炬在宁夏的传递中也充满了回族风情。

  首日中卫的传递起点设在沙坡头旅游区,充满异域风情的当地少女的舞蹈表演让人眼前一亮,她们身穿美丽的民族服装,脚上穿着系有铃铛的鞋子翩翩起舞,甜美的微笑、艳丽的衣服与欢快的舞步交织在一起,令人宛如置身异国,能歌善舞的宁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心中难掩的喜悦。

  吴忠的传递更加突出了宁夏的回族风情,吴忠是中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回族同胞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半数,是中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

  在传递的起点,当地少女就向世人呈现了最具有当地特色的艺术盛宴,她们跳起回族传统的“汤瓶舞”,将“塞上穆民扇”演绎的别具韵味。

  沙山水三绝展现治沙奇迹

  宁夏传递的首站选在享誉中外的沙坡头旅游区,沙坡头的闻名得益于当地的治沙成果。包兰铁路在中卫境内六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头坡度最大,风沙最猛烈。为了保证铁路畅通,避免路轨被沙埋住,从50年代起,在铁路两侧营造防风固沙工程。如今铁路两侧巨网般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绿色的波浪,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关注,不少外国治沙专家慕名前来考察。到了80年代,旅游部门发现沙坡头有着独特的景观,便将它建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游览区。沙坡头的传递让世人领略了宁夏治沙的成果,和宁夏人与沙斗争的不屈精神。

  宁夏传递的最后一棒王有德也是一位治沙英雄,1985年年仅30岁的王有德被任命为宁夏灵武市白芨滩林场领导。面对沙漠的不断侵袭,王有德和林场的职工们艰苦奋斗20多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林副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改革发展之路,成为科学治沙的探路人、创新者。2007年王有德被国家授予“全国治沙英雄”称号,当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十七次党代会。

  能作为今年北京奥运会宁夏段传递的火炬手,王有德感到十分荣幸,他说:“这次奥运会我们国家承诺要办一个‘绿色奥运’,这对我们林业工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将会在工作中继续带领职工以实际行动声援北京奥运会,用我们的劳动来创造蓝天青山和碧水。”

  塞上江南彰显黄河情韵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此次宁夏传递虽然“祥云”火炬3天内由南到北转场宁夏三大城市,行程数百公里,但始终是沿着黄河穿行。

  吴忠市更是彰显了黄河文化,吴忠传递路线西侧依托黄河,东侧滨河湿地,景色十分优美,充分展示了吴忠水韵之城、滨河生态之城的美丽富饶。在沿黄河城市中,只有兰州、郑州、吴忠横跨黄河,但黄河到了兰州从峡谷穿过,到了郑州成为地上悬河,只有到了吴忠境内河面平缓,地势平坦,奔腾的黄河在吴忠拥抱中,温柔的哺育着回汉儿女,将这里打造成了享誉全国的“塞上明珠”。(奥运官网www.beijing2008.com记者满佳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