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圣火见证团结与和谐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16:45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6月24日电(记者钱荣 胡若愚)6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在西宁完成了青海境内最后一站的传递。3天的青海之旅,“祥云”飘过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内传递,领略了青海多彩的自然风情和500多万各族人民的奥运激情,同时也成为青海生态保护成果和各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共处的见证。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目前,青海境内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都已成为自然保护区。“祥云”火炬在青海的传递,就经过了三江源、可可西里以及青海湖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见证了青海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6月22日,奥运圣火首先在格尔木开始了传递。这里是长江的发源地和福娃藏羚羊“迎迎”的故乡。10年前,可可西里藏羚羊在武装盗猎分子的大肆捕杀下,种群数量由原来的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藏羚羊由此成为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为了保护好可可西里“无人区”,拯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中国政府成立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担任奥运圣火在青海境内传递第一棒火炬手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被称为“藏羚羊保护使者”。他告诉记者,通过近几年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和反盗猎斗争的深入,可可西里已有两年多没有听到枪声。藏羚羊在安宁、祥和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产仔率、成活率明显提高,种群恢复增长较快,目前数量已达6万只。 才嘎表示,作为青海第一棒火炬手和可可西里生态环保卫士,他有一种责任,那就是传出绿色、和平。 23日,奥运圣火到达高原“圣湖”青海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还是中国北部生态屏障,维系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生态安全。针对全球变暖背景下青海湖出现的水位持续下降,流域内生态系统退化加剧等问题,近年来国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了多项生态保护工程,初步遏止了青海湖生态退化恶化的趋势。监测表明,去年以来,青海湖的水位出现回升。 奥运火炬手葛玉修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和环保志愿者。他长期关注着青海湖畔的鸟类及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他说:“‘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理念之一,希望这次火炬传递,能够将青海美丽的景色和青海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传递出去,也能将‘绿色奥运’的理念和环保意识传播开来。” 地处西北的青海省还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区之一,据统计,至2007年年底,青海总人口为551.6万人,其中,以藏、回、蒙古、土、撒拉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46.23%。奥运圣火传递也成为青海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见证。 在青海境内的传递活动中,世世代代居住在青海的藏、回、土、蒙古、撒拉5个少数民族都有火炬手参与圣火传递。奥运圣火在青海三地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也均为少数民族:除才嘎在格尔木担任青海境内第一棒火炬手外,青海湖第一棒火炬手为参加过四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蒙古族医生达嘎,西宁地区第一棒火炬手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塔吉克族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 才嘎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藏族干部,能够担任奥运圣火青海境内传递的首棒火炬手,他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让他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23日,奥运圣火到达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青海湖畔。当天的火炬传递活动充满了浓郁的藏族风情。前来观看圣火传递的藏族群众将2600多条洁白的哈达连在一起,组成了一条长达6公里的哈达,他们一起用双手捧着这条长长的哈达,用藏语高呼“奥运加油”、“中国加油”,献上了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 圣火传递进入青海湖景区,火炬手刘涌涛高举“祥云”开始自己的传递时,在路边观看圣火传递的两位藏族群众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哈达和青稞酒,献给了刘涌涛。60岁的藏族牧民仁却乎还走近“祥云”,用额头轻轻地碰了碰。他告诉记者,额头轻触是藏族人民对神圣和圣洁事物的一种膜拜。因此,他想用这种方式来祝福北京奥运会。 传递活动结束后,刘涌涛对记者说:“能受到藏族同胞这样的祝福,我觉得非常幸运与感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民族情谊。” 火炬手王晓平也表示:“我们在这里不仅是传递奥运激情与和谐理想,更是要传递各民族之间世代相传的友谊。”(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