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精神永驻中国最美湖泊 特殊日子赋予特殊意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09:28  北京日报

  本报青海湖6月23日电(特派记者张咏)今天是国际奥林匹克日,被喻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的青海湖迎来了象征奥林匹克梦想的北京奥运圣火。当地藏族群众在火炬传递沿途手捧一条长达6公里的哈达,向北京奥运会和圣火传递献上自己良好的祝福。

  水天一色,蓝如宝石,一轮艳阳将海拔3200多米的青海湖映射得分外晶莹。奥运圣火青海湖地区传递的起跑点设在青海湖畔的环湖东路,担任第一棒火炬手的是参加过四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的蒙古族医生达嘎。上午10时50分,在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之后,达嘎从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曲青山手中接过熊熊燃烧的“祥云”火炬,圣火开始在青海湖畔传递。

  面积达43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是国际公认的七大湿地之一和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数百万藏族群众心中的圣湖,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之首。

  “我们全家人都来了,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太高兴了,圣火来到我们的圣湖。”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乡下社村牧民热穷乎告诉记者,早在两天前,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外的藏族群众就提前来到青海湖景区,扎下帐篷,等待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今天的火炬传递活动充满了浓郁的藏族风情。前来观看圣火传递的藏族群众一起双手捧着长长的哈达,用藏语高呼“奥运加油”、“中国加油”,献上了对北京奥运会最美好的祝愿。

  圣火传递进入青海湖景区,当139号火炬手刘涌涛高举“祥云”开始传递时,在路边观看圣火传递的两位藏族群众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哈达和青稞酒,献给了刘涌涛。60岁的藏族牧民仁却乎还走上前来,用额头轻轻在“祥云”上碰了碰。

  实现了与“祥云”亲密接触的愿望后,仁却乎的眼睛有些湿润。他告诉记者,额头轻触是藏族人对神圣和圣洁事物的一种膜拜;奥运圣火对他们来说也是神圣的,因此,他想用这种方式来祝福北京奥运会。

  在当天的圣火传递过程中,135号火炬手杨艳丽骑着自行车完成了圣火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她一手高举“祥云”,一手扶着车把,踏着一辆火红色的小轮自行车缓缓行进,并高呼着“奥运加油”。杨艳丽说:“能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并在向往已久的亚洲自行车顶级赛事举办地青海湖畔骑自行车传递奥运火炬,我感到无比光荣和激动!”

  12时26分,最后一棒火炬手——中共十七大代表、海南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完科村党支部书记德才加高举“祥云”,缓缓跑入位于青海湖151景区中心舞台的火炬传递终点,点燃了圣火盆。奥运圣火在青海湖地区的传递圆满结束。

  德才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丽的青海湖是我们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湖,她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了草原上的新发展、新生活。象征和平、进取的北京奥运圣火在圣湖传递,它们的光芒就汇合在一起,带给我们藏族儿女创造更加幸福新生活的希望和激情。”

  共有162名火炬手参加了今天的火炬传递,其中藏族火炬手47人。

  记者手记

  奥运精神永驻中国最美湖泊

  在拉萨飞往西宁的飞机上,透过舷窗往下看,那一汪碧波荡漾的湖水就是享誉中外的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近乎凝固的翠蓝使得青海湖看起来就像是镶嵌在高原上的一颗透明蓝宝石。

  今天北京奥运会圣火就在这片青海人心目中的“圣湖”湖畔进行传递。当地很懂得将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小小的起跑仪式舞台非常“识相”地让位于撼人心魄的壮美青海湖。

  据当地人讲,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青海湖最美的季节,茫茫草原绿荫如毯,各色野花迎风飘香,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现在,尽管还没有进入最佳旅游季节,宁静安详的青海湖已经因为奥运圣火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

  景区的各条道路上插满鲜红的国旗和圣洁的奥林匹克旗,为景区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氛围。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同胞们载歌载舞,充满民族风情的歌声和舞蹈吸引了很多摄影记者。

  从西宁市赶往青海湖观看火炬传递的市民付荣告诉记者,这几天家家户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奥运”和“火炬”。来自海南州藏族自治区民族歌舞团的舞蹈编导仁青加说:“为了迎接圣火来到青海湖,团里的藏族姑娘、小伙们加班加点地排练了一个月,要用最欢快的‘锅庄’舞步来表达藏族人民对奥运的祝福。”6公里的传递全程,藏族同胞们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首尾相连,等候在道路旁,欢迎火炬手的经过。

  今天恰逢国际奥林匹克日,奥运圣火在“圣湖”湖畔的传递显得意义特殊。沿途观众在得知这一天是奥林匹克日后,纷纷表示:“青海湖能在这一天传递奥运圣火,实在太幸运了。”

  本报特派记者 张 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