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世与神灵的结合体 喀什神奇力量终在今朝展现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13:16 北京晚报
喀什全称应该是“喀什噶尔”,维吾尔语“玉石集中之地”,也是新疆唯一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内地的西安、洛阳、南京、北京、杭州并列。秦末汉初为西域36国的疏勒国。唐时为安西四镇之一。也是玄奘西天取经之地。明代为西域四大回城之一。清朝设喀什噶尔道。民国设喀什行政区。1952年由疏附县析置喀什市。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什市就位于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的中部,克孜河从城边流过,以泉水为主的吐曼河横贯市区。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源于帕米尔高原的叶尔羌河流入塔里木河,入大漠从青海积石山复出为黄河。这就是古代中国人的“河源说”。叶尔羌河塔里木河为黄河的上源,这已经有神话色彩了。新疆远古时就是海洋,海洋是沿着山脉回缩的。在司马迁的意识里,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应该与山势相应。 唐以前的喀什还处于一种神奇力量的潜伏期,她在等待一个伟大民族的到来。维吾尔人最早游牧于蒙古高原的三河之地、即鄂尔浑河、土拉河、色楞格河,九世纪朝两个方向迁徙,一小部往南迁入山西大同,另一部分西迁,分三支,一支迁河西走廊,即今天的裕固族,一支迁吐鲁番,一支迁中亚草原,建立喀喇汗王朝,自称桃花石喀喇汗王朝,意即中国人的王朝,在中亚消灭萨曼尼王朝,攻占其国都布哈拉。喀喇汗王朝的国都起先在巴拉沙衮(哈萨克斯坦的托克马克、李白出生于此)后迁喀什噶尔。西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维吾尔人从游牧民族变为定居于绿洲的农业园艺业手工业民族,游牧时代的维吾尔人给我们留下了史诗《乌古斯汗的传说》相当于古希腊的《伊利亚特》,西迁后,尤其是以喀什噶尔为其中心以后,维吾尔人11世纪诞生了两个文化巨人,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和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喀什噶里是土生土长的喀什人,他走遍突厥人的城镇和村庄,在大食王朝的中心巴格达写下了不朽的著作《突厥语大辞典》,把突厥语提高到与阿拉伯语并列的地位,书中包括300多首民歌,可以说是古代维吾尔人的百科全书。哈斯·哈吉甫出生在巴拉沙衮,在喀什噶尔的喀喇汗王朝宫廷任职,《福乐智慧》译成汉语就是《赐给幸福的知识》。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经典,它让我见识了在汉文化以外另一种伟大的文化。后来我读到了好几种版本的《福乐智慧》,都不如最初那本装帧朴素的书,封面淡淡的一圈维吾尔民族图案,庄重典雅。我在写中篇小说《金色的阿尔泰》时,忍不住用哈斯哈吉甫诗句结尾:“我说了话,写了书,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好多年以后我读到《突厥语大辞典》,我在陕西的大学里教书,总是从中抽出一些章节讲给学生,让他们呼吸一下古代圣哲的气息。在喀喇汗王朝以后,维吾尔人给成吉思汗的蒙古王朝创造了文字,在后来的察合台汗国时期,维吾尔人诞生了伟大的诗人纳瓦依,这是一个吟唱爱情的诗人,其作品一点也不亚于莎士比亚。再后来的叶尔羌汗国时期,维吾尔族女音乐家阿曼尼莎汗收集整理了“十二木卜姆”,这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民间古典歌舞音乐。清朝末年,即1835年,维吾尔诗人纳扎里根据发生在喀什城郊农村的一个为爱情殉情的故事写下了叙事诗《热比亚——赛丁》。这是一个跟汉族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同的爱情故事,这对少男少女的坟墓分别长出两棵巨大的红柳,枝杈相交,同时开花,一棵开红花另一棵开白花。 喀什更大的特点是民间的生活方式。喀什是维吾尔人上千年劳动的结晶,定居下来的维吾尔人发展了农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园艺业、手工业、矿冶业、商业,把沙漠荒滩建成了人间花园——“真境花园”。再穷的维吾尔人家徒四壁,院中也有花开。手工业全集中在市区,看着街巷的地名,艾维热西木喀巷(丝绸业),夏米其巷(制蜡烛者),艾格来克其巷(箩筛匠),喀赞其亚贝希巷(制铁锅者),再格米巷(金银匠),孜里其巷(织毯者),亚其巷(弓匠),且克曼巷(织土布者),京其巷(制秤者),亚尕其巷(木匠),古古特其巷(火柴匠)。这些地名与我居住的西安、古长安那么相近,向达先生著有《唐长安与西域文明》,唐与回纥(维吾尔)的关系可是太密切了。陈寅恪先生所言,李唐王朝皇室有突厥血统,民间传说中的大力士李元霸与维吾尔族的民间故事《艾力库尔班》何其相似,我的长篇小说《大河》就以《艾力库尔班》的传说来结构的。维吾尔人的商业才能就不用多讲了,巴扎就是集市的意思,从艾提尕广场往西到南门一条街有几十个巴扎,那里10万人的大集市,热烈地渲染着世俗生活的伟大,古老幽静的高台居民与耸入云天的艾提尕清真寺紧密相连,这就是维吾尔人的生活方式。木卜姆的音乐总是在痛苦中低吟呐喊在喜悦中结束。对喀什的另一种解释:喀什是各种颜色,噶尔是用砖砌成的房子,连起来就是各种颜色的砖房。世俗与神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