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昆明日报社一报开三“花” 三位火炬手倍感责任大(4)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09:57  都市时报

  2007年8月8日,都市时报的奥运报道正式启动,在此前后,马滨涛做了大量策划方案,也和领导、同事开了无数次会。他总说《奥运快报》凭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集合大家的意见和努力。

  “从报道启动,我们的队伍就全身心投入到将持续一年多的报道中,10个月过去了,我们的《奥运快报》也已正常出版30多期。由于这个团队还负责时报的文化、娱乐新闻采编工作,我已经相当疲倦,可能会因此缺少创新的动力,这是我最担心的。所以我渴望依靠大家的群策群力,相信1+1肯定会大于2,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份《奥运快报》超越4年前。”

  要超越,要做好,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这样的目标是否带来了很大压力?马滨涛说压力的确很大,无论4年前还是现在,《奥运快报》的工作都非常紧张,但自己的内心始终很愉快。“其实奥运会就是一个节日,我们做《奥运快报》就像参与到这个节日里的一项‘游戏’,每天都要面对新的资讯、新的问题,也会有新的想法,如何处理好这些,做到让读者满意,就是一个挑战的过程,所有人一心一意去努力完成一件事情,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快乐。”他说。

  体育:身体里有运动细胞

  有人说:工作与兴趣结合是最有乐趣的生活。马滨涛也这么说。他的兴趣是体育运动,或者说他的身体里存在着大量体育运动的细胞。

  他们那一代人的童年,不像现在的孩子有网络、电视、电玩游戏,所以各种运动自然就成了挥发过剩活力的重要途径。“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足球,现在则是网球,每周都去打。其他各种大大小小的球类运动都玩过,可以说,体育运动对我来说,已经成了瘾,成了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马滨涛笑着说,别看他现在是做文字工作的,可从小的梦想却是当足球运动员:“父母不喜欢我踢球,觉得那是不务正业,总是告诉我好好读书才是正道,可我就是想踢,躲着踢,鞋子踢坏了,补了再穿,一只鞋上打好几个补丁很正常。”偷偷踢球的事情被父母发现,免不了是一顿打,可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却始终没有办法让儿子“听话”。

  后来,马滨涛没能成为足球运动员,而是如父母所愿考上了大学,读的是新闻。毕业后曾在红河报、官渡报工作,科教文卫各条线都跑过,可他总觉得浑身的劲还是没使到最合适的地方。

  到都市时报工作时,马滨涛已经32岁,他面前是一份初生的报纸,是一个可以“拓荒”的新平台,他意识到这下可以使上劲了。

  从踏进都市时报大门的那天起,马滨涛就跟随着这个新生的团队一起成长——他一手创办了都市时报B叠《秀场》,从最初的娱乐新闻做到集文化生活、体育、娱乐新闻为一体,10个年头下来,他有六七年在上夜班,成了大家公认的“老黄牛”,这样的苦和累,换来了报社同仁们的尊敬与认可,换来了《秀场》在同城媒体中独领风骚的地位。

  可是,这个从事了20年新闻工作的“老笔杆子”,却还是会因为听到陌生人说的一句“你看起来就像个运动员”而暗自窃喜很久——看来,他细胞里的体育运动因子从来没有“安分”过。“即使没有当上运动员,但我现在依然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找到了热爱的工作,找到了能与自己兴趣爱好契合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梦想成真。”马滨涛说。

  圣火:也许以最快的速度传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