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晚报》:桂林比想象多一点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13:12  北京晚报

  我还是文学青年的时候就听说,有位来自缺水地区的作家在看到桂林漓江的一刹那,双腿发软,泪流满面地坐在岸边,说上帝真不公平,竟然没把这么好的山水放在他的家乡。是的,桂林的美景是天赐的,如果这种美可以由机构来安排,那它不知道要被多少省份争夺?

  上天赐给桂林的是四季分明的气候,它的春夏秋冬都有明确的界限,热的时候不至于汗流浃背,冷的日子不至于出不了门。那种热带扎眼的绿,那种被灼热阳光逼出来的百花盛开,在桂林的夏天你都可以看得到。秋天有树木的杂色,有满城的桂子飘香。冬天,在你想雪的时候,雪也许就来了,它披挂在黛色的山体,让向往雪景的南方人免费体会一次北方。有资料表明,长寿的人群大都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地方。这种说法,无疑给桂林加分。景色可以复制,树木可以移栽,但宜人的气候却是不能用GDP交换的。

  其次,上天赐给桂林的就是那些山了。有人说它是“云中的神、雾中的仙”,有人说它是“碧玉簪”,不管怎么比喻,其目的就是夸奖,就是不把山当山。城里的山大都一座一座分开,每一座都有它独特的造型,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动物,最著名的就是江边那座象鼻山,它是桂林的城标。凡山必有崖,凡崖必有字画,那是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墨宝,他们硬是把一座座自然之山变成了人文之山,让时间留下标记,让天空做读者,让古老的文化血脉缓缓流淌。但是,桂林的山不仅外表美,内部还有秘密,像七星岩、芦笛岩纵深和宽度分别都有几百米,它们是山的肠和胃,弯弯曲曲里有石乳、石幔、石笋和石柱,有回廊、小桥、流水和人家,全都是自然景观,彩灯一打,大多数游客首先想到的词是“仙境”。很少有一座城像桂林这样高密度地与山为邻,随便推开一扇窗就是一幅画。

  当然还有水,这是上天赐给桂林的又一礼物。两江(漓江和桃花江)四湖(杉湖、榕湖、桂湖和木龙湖)环绕全城,像镜子天天映照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老城新颜。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今天,桂林的水不仅多得有点奢侈,而且还透亮得让人流口水。公元214年,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从此,桂林的水在景观和经济意义上又多了一层政治意义。但是,我觉得桂林的水更像墨,它缠绕于山与城之间,使桂林有了水墨的影像。因为水的妖娆,我们才敢把桂林叫做水墨之城,那些学中国画的只要有机会,都会到桂林写生,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对桂林山水的抄袭。

  气候、山水,这样的条件老天不独独赐予桂林,它还送给了许多城市,关键是上苍在赐给桂林这些条件之后,还对它进行了构思与创作,实施了跟踪定点摆放。不信,你就到漓江边去看,那些既独立又爱凑热闹的山,真的就像有人刻意落下的一着棋。因此,我要说这是一座精心安排的城市,它是上帝的重点工程,是老天偏爱的独子。如果按常规的地理人文逻辑推测,生活在如此幽雅环境的人一定绵软温柔,但是桂林人却打破了这一逻辑,比我的想象多了一点点,那就是桂林人的血性。

  1938年,出生于桂林的李宗仁和白崇禧率领桂系主力,与日军在台儿庄开战,歼敌2万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胜利,为全民抗战注射了一剂强心针。1944年,当装备精良的15万日军进攻桂林城时,桂林的守军加上地方民团总兵力不足2万,他们没有坦克飞机,只有22门火炮,大部分广西民团和少部分桂军士兵拿的还是土枪。正是这些战士组成了数千人的敢死队,在身上绑手榴弹或者炸药,然后用自己的躯体炸毁日军的坦克和登陆艇。800名桂军伤兵在七星岩抵抗日军数日,终因中毒后力竭和弹尽粮绝而全部牺牲。桂林战役被日本人排在衡阳战役之前,其原因就是桂林守军的装备要比衡阳守军的差,且不少还是地方武装,更重要的是桂军始终没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状态下投降,就算弹尽粮绝,身受重伤仍然抵抗到死。据日本人回忆,在参战的广西民团中有不少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一定是山塑造了桂林人的血性和独立人格,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桂林人梁漱溟。这个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对建国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的阶级斗争并不完全赞同,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期开展的“批孔运动”更是明确表示反对。他就像桂林群山之中的独秀峰,敢于一峰独秀。F158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