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火炬路线探密:长江大桥黄鹤楼都做特殊布置(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07:15  长江商报

  梨园广场

  不起早占不在好位置

  从东湖路一路向东,便到了梨园广场。东湖环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站在梨园广场上,可以清楚地观看火炬传递从西而来再向北而去的全过程,“这个地理位置可以说是绝佳的。”不过,当天人一定不少,“不起早点可能占不到好位置。”

  在店门口迎接圣火

  徐东路是此次圣火传递在武昌的最后一站。这里商家云集,店铺林立。许多商家都表示,圣火经过当天,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去迎接。“能观看圣火传递,是件很激动的事情,这辈子可能都没几次。”

  徐东销品茂的工作人员李小姐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接到通知,在圣火经过时,除留守值班之外的全体工作人员都会在店门口迎接圣火的到来。新世界百货、欧亚达家居广场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圣火到达时会去迎接。

  汉口江滩

  芦沟桥路3 号院的全家期待

  从徐东过二桥,调头便是麻阳街,这里是汉口的老租界。此次圣火传递将经麻阳街闸口进入汉口江滩,在江边传递。就在相隔不远的芦沟桥路,许多窗口都悬挂着奥运五环的小旗子,家住芦沟桥路3号院的张女士告诉记者,31日上午10点30分圣火经过时,一定会和全家一起去江边观看。

  圣火传递的终点在三峡石广场。汉口江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做好准备,并将全力协助组委会完成圣火传递的任务。

  典故

  黄鹤楼本为军事瞭望台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 年),传说是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黄鹤楼原址位于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1700 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 年)的大火。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

  1981 年10 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 年6 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水口湖”讹变“水果湖”

  泛指武昌城区东北部滨临东湖的大片地区,现为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这里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并不产水果,连农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时,丘陵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久讹变,谐音转化为水果湖。

  水果湖边有放鹰台,传为唐代诗人李白放鹰之处。解放后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武汉地区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阅马场清练兵演武的校场

  位于武昌城区的中部,东至蛇山洞延伸出来的武昌路,南至阅马场小学,西至湖北剧场,北至蛇山南麓,东西长100 米,南北宽300 米。

  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解放后在书写时改“厂”为“场”。

  三百年来,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时,设武昌起义军政府于阅马厂北部的红楼,并在南部塔台拜将,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五四运动时期,数千名学生曾在阅马厂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