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圣火一起掠过地球之巅--揭秘珠峰上空的故事(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16日09:23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贡嘎机场

  “同时执行反恐监测预警任务”

  到达西藏之后,白长义被告知,此时位于珠峰尼泊尔境内一侧的南坡,已经集结了30多支各种来历的登山队,背景十分复杂。联想到近日来火炬在境外传递时所遇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有关方面决定,为了安全起见,让执行航拍的飞机同时随机从空中监测珠峰周边情况,以防万一。

  由于执行航拍任务的飞机在空中时常“越境”,在中尼空中边境来回飞行,因此每次飞行都需得到尼泊尔方的认可。经过外交部门的协调,4月30日,“奖状2”首次试飞,其任务是熟悉珠峰地形,确认登山路线。担任机长的孔祥勤和刘选利都是具有几十年经验的老飞行员,他们的飞行技术在这种晴好的天气里显得游刃有余。特别是在后来圣火冲顶的那天,老到的飞行员更加显现出他们娴熟技巧的重要性。

  5月1日,机组再次试飞。试拍样片、磨合摄像人员的同时,再次勘测了珠峰周边环境。白长义对这几次试飞的评价是:“为总指挥部对最后攀登时间决策,做出了重要的依据”。6日,机组被通知第三次试飞,再次确认珠峰周边环境。7日下午,白长义得到最后通知:“次日登顶!”

  珠峰绝顶

  “近点,再靠近点!冲出去!”

  也许是前3次试飞太顺利了,正式飞行那天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8日早上,机组人员5时多都起来了。7时06分,在太阳升起之前,飞机起飞,按照熟悉的路线飞向珠峰。白长义留在地面指挥部,通过无线电和机上人员随时联络。当孔祥勤和刘选利驾着飞机快要飞近顶峰时,他们从无线电耳机里听到,此时队员正在冲击顶峰。“时间刚刚好。”想到这点,孔祥勤提速向顶峰飞去。

  当飞机来到顶峰时,机上所有人都傻眼了。一团白色的云雾不偏不倚地将珠峰峰顶罩住,这种后来被人戏称为“祥云罩珠峰”的奇观,很多人从来都没有见到过。透过飞机上的舷窗,摄像机只能拍到峰顶白茫茫的一片。“一定要想办法,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拍到画面!”地面指挥部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孔祥勤和刘选利毅然决定,降低飞行高度,让飞机顺着登山路线,沿着山脊飞行。

  飞机降到8500的高度,顺着山脊向上爬飞。在这种情况下,飞机上的仪表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意义,更多地需要靠飞行员的眼睛目测和手动操控的配合。这种技术动作对于“奖状2”这样的小客机来说,做起来有些吃力。“那时我们几乎是贴着山脊向上飞,近得几乎可以听到下面登山队员的说话声!”孔祥勤说。

  当飞机最终飞进那团云雾中时,峰顶已经就在其正下方150米。“近些,再靠近些!”机上所有人心里都这么想,他们极尽所能地想冲散这团云雾。“冲出去试试!”孔祥勤驾着飞机,反复在云雾中冲了几次,还是不行。尽管机上的人都知道,此刻圣火就在他们正下方不远的100多米处,但依然什么都看不到。

  此时已是9时多,圣火已经顺利完成在峰顶的点燃和传递。云雾依旧没有散去,飞机上的油表指针已经渐渐指向空油状态。不甘心的机组人员甚至启动了备用油箱,一次又一次地更低更靠近顶峰,但最终还是没能拍到他们想要的画面。机上的摄像人员后来回忆起来、有些后怕地说:“以前航拍就怕离得远,这回真是贴得太近了。”

  飞机已经盘旋了两个半小时,领航员宋庆国决定返航。此时离预计返航时间超过了几十分钟,地面指挥白长义的手心里全是汗水。不久,白长义的手机收到来自央视转播负责人的短信:“向伟大的机组祝贺!”从那一刻,这架飞机就有了一个光荣的称号——“祥云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