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48年登峰路热血铸就登山魂 中国登山再创奇迹(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14:15  新华网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这支世界上唯一以团体形式攀登14座高峰的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的冰峰雪岭间整整奋斗了14年。十几位来自西藏偏远农牧区的朴实的藏族汉子,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雪山深处的同时,也走过了一条险象环生的攀登之路。

  1998年9月27日,探险队次仁多吉、边巴扎西、仁那和阿克布登达洛子峰四号营地,准备次日突顶。当晚,山区突发雪崩,高山帐篷瞬间就被大雪掩埋。生死关头,抢先跃出帐篷的仁那凭着双手拼命挖雪,挖出了同伴,救活了队友,而自己的手脚险些冻伤。

  在探险队的攀登史上,类似的危险几乎是家常便饭,每一次队员们都凭借经验、智慧和信念化险为夷。但2005年5月27日的意外事故,使这支英雄的队伍遭受了重大损失,英雄的仁那为了14座的登山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边巴扎西也付出了右耳失聪、面部神经受损的沉重代价。

  14年来,探险队每次进入大本营,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洁白的冰雪世界里迎风飘扬,队员们心里就非常踏实,因为伟大的祖国是他们的强大后盾。而日益繁荣发展的新西藏,则为探险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从1993年至2007年,探险队先后在尼泊尔、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境内攀登世界高峰,3人登顶14座高峰(仁那在遇难前登顶13座高峰),有5人分别登上10座、9座、8座、5座和3座高峰,创造了以团体形式攀登14座高峰的世界纪录。

  西藏登山队队长桑珠说:“没有强大的祖国,没有日益发展的新西藏,就不会有我们探险队的今天。”

  在14年的攀登路上,西藏登山探险队员的肩上一直承载着我国几代登山人的光荣与梦想,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如今,梦想已经实现,光荣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祥云”火炬登顶珠峰 奥林匹克光辉永存

  2001年7月13日,在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112次全会上,中国代表杨澜代表中国庄严承诺:“以‘共享和平、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将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实现这一庄严承诺,从2006年开始,有关方面就开始选拔登山队员,展开集训,并在2007年5月9日成功进行了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测试。今年3月17日,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进驻珠峰大本营。经过长时间的适应、训练、修路、建营和运输,克服高寒缺氧、气候多变等重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5月8日,突击组19名队员顺利将“祥云”传递到珠峰顶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和奥运史上的奇迹。

  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张志坚说,现代登山运动于1786年在法国起源,此后从未与奥运会结合过。作为同样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理念的奥林匹克运动和登山,第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奥林匹克火炬的火种称为“圣火”,象征着和平、正义,象征着友谊、团结,也象征着青春的活力。1896年,奥运圣火在奥林匹亚山谷的赫拉神庙前熊熊燃烧。一个多世纪以来,奥林匹克运动历经沧桑而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从不故步自封,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从而使奥运会获得持久的动力,使奥林匹克理想始终成为时代的旗帜。

  仅从圣火传递方式上来说,72年来,为了体现圣火途经地区的特色,一些举办城市秉承创新理念,别出心裁,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方式的圣火传递,实现了“上天入地”:如有的用滑雪方式传递圣火,并把火炬带入北极圈;有的用人造卫星完成圣火传递,或通过协和式超音速飞机进行传递,创造了火炬传递史上的最高速度;有的用骆驼在沙漠地区传递圣火,还在著名景点大堡礁进行水下接力。

  如今,中国人民又一次以充满想象力的行动为百年奥运圣火传递史谱写新的传奇。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深刻诠释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和“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是中国人民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中国登山队突击组组长尼玛次仁说:“在我们的心中,火炬珠峰传递就是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能代表西藏284万各族人民完成这一光荣任务,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48年岁月沧桑。巍巍喜马拉雅山作证!皑皑白雪作证!英雄的中国登山人在过去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也必将在新世纪书写出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