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澳留学生赵旻护圣火日记:熟用英语避免“集体失语”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11:01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上周一,本报一位读者在网上给记者留言:“我准备去接圣火了!”

  留言的年轻人名叫赵旻,杭州人,一个刚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80后。赵旻说,他现在定居墨尔本,4月13日在参加了墨尔本的万人“宣传西藏真相,维护祖国统一”游行后,心情十分激动。他将在4月23日从墨尔本出发,去堪培拉参加24日的北京奥运火炬传递。

  在记者一番“注意安全”的嘱咐后,赵旻告诉记者,他也不敢把自己要去堪培拉的事告诉在杭州的父母,因为“藏独”分子曾扬言要在澳大利亚作最后一搏。幸好,堪培拉的火炬传递活动进行得相当顺利。24日晚上,已经两天没怎么合眼的赵旻,为本报发来他拍摄的现场照片,并赶写了一篇护卫圣火亲历记——“奥运圣火,我们来啦!”

  本报记者 方臻子

  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小道消息,说因为怕警力不够到时候难以控制局面,堪培拉周四早七点就要封城。我们怕迟了无法进城,留下遗憾,决定早一点出发。周三晚八点半,我和朋友们开了两辆车,启程。

  从墨尔本到堪培拉,全程近七百公里,一路都很顺畅。我们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祈祷着我们火炬传递的过程也能这样顺利。

  凌晨三点,我们驶入了堪培拉市区。有点早?但此时的主要街道路口,已有当地学生社团挥舞着五星红旗,他们在迎接从其他城市前来声援的华人。处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现在正值秋季,凌晨有点冷,但一声声大家相互照应的车喇叭声以及一片片火红,却把街道装点得异于往常。经过一夜的“狂奔”,我的情绪极度高涨,禁不住想高吼一嗓子:“堪培拉,我们来了!”

  六点半,刚处于迷糊中的我被礼炮声惊醒。七点,起点处广阔的草坪上已经站满了人。八点,仪式准时开始。草坪的外围被人围得水泄不通,而人群再到街道间的一点空间也被民间组织的舞龙舞狮队利用,让人们目不暇接。

  将点火仪式推向高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响起,全场大合唱让在场的每个人感到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一份沉重的民族荣誉感。

  “藏独”在火炬于西方世界传递的最后一站可谓不惜血本。火炬传递开始后竟动用喷气飞机在空中划出反动字样。但我们的爱国人士也毫不示弱,也租用飞机在空中拉起“欢迎来北京”的横幅。

  有朋友卸下装备,混入了敌人的内部。他发现“藏独”人数虽在劣势,但拉拢了一批老外,宣传能力相当了得,不停与当地记者交流。反观爱国人士,气势宏大但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不多。我想,这也许是造成当地媒体“集体失语”的诱因之一,我们在团结中国人之余,也应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让外国人更全面立体地了解中国。

  由于街道封锁,跟跑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一个短暂的休息后马不停蹄地直奔火炬传递的终点。由于终点处不如起点处地形开阔,我们和“藏独”靠得很近,澳大利亚的警力此时凸显不足。双方的情绪都异常激动,华人更是利用人数优势用国旗遮挡对方的旗帜与标语。面对面的对峙,一直持续到保护火炬手的警察大量进驻。场面一度有些混乱,好在华人都很克制,没有造成武力冲突。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一旦动武,就正中对方下怀。

  当最后一名火炬手到达终点,点燃熊熊奥运圣火时,国歌又一次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我也和大家一起,欢呼、拥抱、流泪。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