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韩国记者回顾1988年汉城奥运会 那时候我们很骄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6日18:06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李拯宇 干玉兰

  1988年9月17日晚,当汉城(现改称首尔)蚕室综合体育场内的第24届奥运会火炬熊熊燃起,当开幕式上一曲充满东方韵味的《心手相连》响彻体育场,当身着传统长裙的女鼓手在画有太极图案的大鼓前翩然起舞,整个世界都为韩国所迸发出的蓬勃朝气和展现出的崭新面貌感到惊讶。

  从那一天起,韩国摆脱了贫穷落后、政局动荡的发展中国家的面貌,开始以经济发达国家的形象走上世界舞台。

  从1988年到今天,整整过去了20年。但是,只要聊起汉城奥运会,每个韩国人都会清晰地回忆起当时他们在做什么。汉城奥运会成为这个国家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被韩国人看作是韩国经济和社会飞跃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起点。

  韩国纽西斯通讯社的孙泳新部长至今珍藏着1988年奥运会期间,汉城奥运会组委会授予他的奖章和证书。1988年夏天,作为一名资深记者,他被选拔为奥运村官方日报的制作部长,负责采编工作。这份只在奥运会期间存在了一个月的报纸,当时是组委会专门为奥运会出版的官方日报。通过这份每天出版几十页的英文报纸,组委会向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提供了包括生活指南、设施利用、赛程赛果、赛场故事和韩国民俗民风在内的各种信息。

  孙泳新回忆说,奥运会之前,普通韩国人对世界知之甚少,当大家一下子接触到那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感到又新奇,又激动,又紧张。为了尽可能多地报道奥运会的各种情况,为运动员提供便利,这份临时报纸的采编人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从奥运会开幕前一周起就吃、住在报社里,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那时候我们也没有经验。但大家都像充了电一样,也不知道累,就是想干好手头的工作,把报纸办得尽量完美一些”。

  尽管如此,报纸还是经常会遇到一些小麻烦。孙泳新说:“韩国人那时对亚非拉地区了解很少,一次,因为编辑在标注地图时弄错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结果遭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代表团的强烈抗议。这是我在奥运会期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奥运会让每个人都学到了很多东西。”

  对孙泳新而言,汉城奥运会另一件大事是中国代表团的参赛。他说,1988年到韩国参赛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起初让韩国记者感到既神秘又好奇,但接触以后却发现双方都很友好。

  “中国选手李宁,还有楼云的体操可真棒!”孙泳新特意补充了一句。

  孙泳新表示,1988年以前,韩国人并不自信,老觉得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奥运会期间,汉城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随地吐痰和不讲公共秩序的陋习也被改掉了;来自民间的志愿者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他说,1988年以前,韩国人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外国人,也不了解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先进技术。通过奥运会,韩国人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产生了和欧美人一样生活的强烈愿望。“现在想起来,这种欲望和信心,其实才是奥运会留给韩国人最大的财富”。

  “1988年,我们很努力,也很骄傲,”孙泳新这样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