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虽然脏乱记者却爱上印度 全年分三季气温已超38度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02:10  东南快报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去了印度就再也不想去的人,另外一种是第一次去了印度还想再去第二次的人。

  这儿有点乱,也有点脏。但我不得不说,用不了多久,我可能会喜欢上这座城市。所以,我很可能会成为上面说的两种人中的后者。因为在我看来,这儿有太多值得我细细解读的东西。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倚天而立,佛教圣河恒河蜿蜒流转,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优雅妩媚,莫卧尔王朝的阿格拉古堡庄严壮观,还有那弥漫浓烈宗教气息的印度教寺庙、伊斯兰教建筑……这些历史景观,都能让我心驰神往。

  还有这儿如同一块坚硬石头的文化,既没有很大的扩张性,也顽强地抵制着任何外来文化的入侵。印度早期虽然有许多国王将佛教作为国教,近200年来又被信仰基督教的英国作为殖民地,但每个统治者走后,印度又顽强地恢复古老的印度教传统……这样的传统,很容易让你产生去解读的欲望。

  集思想家、音乐家、诗人、剧作家与小说家于一身的文豪泰戈尔,则在现代再一次成为了这个国度的巨大荣誉。泰戈尔的同代人普列姆昌德创作了优秀的小说《戈丹》,并开创了印地语文学现实主义传说。

  光学上喇曼效应的发现者喇曼,建立了白矮星模并推进了白矮星的钱德拉塞卡尔,他们是印度人引以为骄傲的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有中医,印度也有可以与中医媲美的印医,印度人在公元前20世纪至前12世纪创造了古老的“吠陀文明”。最早出现在5000年前的瑜伽,正是古印度人修行天人合一这一最高境界的最好体现。

  有人说印度就像一个美丽的坏女人,无论你是喜欢她还是讨厌她,你都绝对忘不了她!还有,我在去往新德里的飞机上偶遇的那位湖南女孩,跟我说的第二句话居然是:“这是我第二次来印度,我发现我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里。”

  没后视镜的汽车满街跑

  在现代化的新德里街头,经常会见到一些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矛盾的现象,令我们难以置信,比如路上跑的破烂汽车。但这样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矛盾,在印度却显得这般和谐、共融。

  破 车刮了蹭了懒得修

  刚到新德里那天,坐上酒店前来接我的小车,半路上我不经意间发现这车居然没有左边的后视镜,只保留右边的后视镜!

  “你这车没有后视镜,太危险了,请你慢点开啊!”看着车飞也似的在拥挤的车流中奔跑,我不禁叫了起来。

  “没事,你放心就是,大家都一样。”司机答道。果不其然,看看前后左右的车子,大部分汽车都没有左边的后视镜。就在今天,送我去中国大使馆的这位老兄的出租车,居然连右边的后视镜都形同虚设了:外包装的塑料壳还在,里边的镜子早没了!去使馆的半个多小时,我的心也跟着悬了半个多小时。

  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度采用的是英式交通规则,车辆靠左行走。司机解释说,之所以没有左边后视镜,一是因为左镜用得少,二是因为经常被撞坏,不如干脆不要了。事实上,在印度街头,我们很少看到外表完好无损的车辆,除非特别好的车,基本上都有大面积明显的伤痕。刮蹭早已经司空见惯,印度人都懒得去修理了。

  乱 三车道挤着四排车

  新德里的城市绿化之优良令人惊叹,但街道上混乱的交通更是出了名的。这里人多车多,全城有超过500万辆汽车。走在路上,牛车、马车、三轮车、汽车挤得满满的,而且永远比规定的车道多出一排车:三条车道至少挤着四排车,两条车道至少挤着三排车;记者所住的酒店前面是一条可怜的单车道的商业街,每到上下班或是傍晚集市时间,那个拥挤场景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可能都不多见。新德里市区内也到处竖着“禁鸣喇叭”(No Horn)的标志牌,但几乎没有人遵守,大街小巷的喇叭声此起彼伏。

  新德里:神秘古国之都

  关于格局 新德里位于印度西北部,坐落在恒河支流亚穆纳河西岸。记者来到这里才知道,当地人都把这个城市称为“德里”,而非“新德里”。因为这里本是一个古都,后来在古都旁边扩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将这个新城区称为新德里,以区别于老德里。但其实现在新、老德里已经完全连在一起,中间隔着一座德里门。在波斯文中,德里意为“门槛”。

  关于名字 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贾·迪里在此立国,构筑都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今天的新德里,则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关于气候 德里一年大致就分三季:凉季(10月至次年3月)、热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记者来到这儿惊讶地发觉,才4月中旬,这里白天最高气温就已经超过38摄氏度。

  关于交通 德里已经成为印度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记者本次抵达的位于新德里城西南的甘地机场已成为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机场之一,与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开设有直通航线。

  关于语言 德里总面积为1485平方公里,目前约有900万人口。主要语言为印地语、英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记者在街头每走几步就能听到人们在用英语交谈。这里的白领一族大抵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过很自然地带有浓重的印地口音。

本报特派记者 雨林 发自新德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