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实验室走出超级运动发烧友 体育让陈秋荣感悟人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18:25  新浪体育
实验室走出超级运动发烧友 体育让陈秋荣感悟人生
奥运火炬手陈秋荣 沈晓忠摄

  第一眼见到陈秋荣,他就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印象,西装笔挺,身材颀长,面庞白净,谈吐中透出知识分子那种典型的儒雅气质。这与他的实际身份恰如其分地吻合相扣——一位主要研究金属物理的材料学专家,留洋博士,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不过,如果你仅仅把他看作一个只擅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科研专家,便走进了固有思维的误区。工作时,纳米、原子等构成的微观世界,是陈秋荣醉心痴迷的领域,闲暇时,他便沉醉于紧张激烈的体育赛场,去寻找运动、比赛带来的那种快感和惬意。田径、足球、棒球、举重、跳水、乒乓球、自行车、马拉松……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他都喜爱。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消遣 更能让人从中感悟人生

  如今的陈秋荣,工作十分繁忙,亲自上阵一试身手的机会难得,与体育最直接的接触,更多是通过荧屏来完成,这也是他闲暇时最主要的一种放松方式。不过,痴迷于体育的他,并不把观看比赛当作纯粹的消遣:“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能让人从中感悟人生。我想,每一个铁杆的体育迷都是这样,喜爱看比赛,不单是爱看它紧张激烈的过程,更是喜爱运动员在比赛中显示出的那种人格力量和性格魅力。”

  一般情况下,即使是最忠实的体育迷,观看马拉松比赛的兴趣也不是特别强烈,电视画面里单调的跑步镜头持续两个多小时,漫长的竞技过程,令激烈的味道似乎显得不是那么浓重。不过,陈秋荣却对马拉松比赛情有独钟。他完全可以守在电视机前,一个人静静地品读画面中马拉松比赛的每一个细节,为那些挥汗奔跑的运动员牵肠挂肚。而作为一个体育迷,直接参与到比赛现场助威阵营的时候,那种感动和激动,更是来得直接,来得酣畅,让人难以忘却。陈秋荣1993年留学日本广岛大学,在他留学的第二年,恰逢第12届亚运会在广岛举行。他与同学、朋友,穿梭于不同的赛场之间,为中国队呐喊助威,向参赛运动员鼓掌欢呼,亲历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那种自豪感以及瞬间迸发的激情,十几年来都挥之不去,成为他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成为奥运火炬手 是整个科研中心的喜事

  谈论起体育比赛,陈秋荣可谓信手拈来,许多比赛项目,从历史渊源到明星人物,从比赛规则到评判标准,数字、故事,脱口而出,不差半分。遇到知音时,他也喜欢和体育迷朋友探讨比赛,交流心得。除了比赛本身,他还喜爱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运动员,并以此来校正自我,审视自己的不足。

  “我喜欢普拉蒂尼,这个法国足球大师级、灵魂级的人物。因为他除了球踢得好,更具有非常高的人格魅力。你看他从来都很克制,几乎没有吃过红牌,比赛的心态永远都是那么好。心态对做人做事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能力高低已经定型了,运用的时候不能控制,但是心态能控制,情绪能控制。最后,决定成败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心态。”陈秋荣说,喜欢足球比赛的其中一个原因,感觉这项运动不仅需要意志力,更需要一种团队精神,这显得更难能可贵。他说,体育比赛能最好地诠释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民族,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通过他们的精神面貌、斗志、意志、团队合作去实现,这些品质是和成功几率成正比的。他说,比赛失败的教训也能给人启发。“1994年亚运会男排决赛,中国队对阵日本队,我就在现场。中国男排本来实力远远强于日本,但是因为骄傲轻敌,最后还是以2比3输掉了比赛。所以说,所有的人生道理,你在体育中都能找到注解。即使你是一个观众,你也在经历胜利或失败,这个过程的情绪变化,能让你更明白自己该怎样做人做事。”

  陈秋荣2005年8月从上海来到嘉兴,领导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这个团队向科研开发和产业转化的目标疾走,成为南湖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代表。近270人的单位里,有170多名年轻人,体育活动就成了这所科研中心激发大家的团队精神和工作热情最好的方式。在陈秋荣看来,他成为奥运火炬手,并不是一个人的骄傲,而是整个科研中心的喜事。“在上海的家人和朋友听说我成了嘉兴奥运火炬手,都非常兴奋,早就说好到时候来嘉兴和我一起迎接奥运圣火,分享亲手传递圣火的激情。奥运会比赛的时候,我肯定会抽时间,多看看比赛。北京奥运会是属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盛事,我这个超级体育迷怎么能够错过呢?” (刘艳阳)

  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加盟媒体嘉兴日报独家授权发布,禁止其它媒体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