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历史名人:大禹治水固华夏之本 老庄思想影响至今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13日18:11  新浪体育

  历史名人

  禹:古涂山氏国(今怀远)人,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他奉舜命治理洪水,娶涂山氏女为妻,与淮河流域部落结为联盟,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在治水十几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以治水有功。在怀远举行诸候大会,杀死迟到的防风氏,树立威信,为后来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曾征伐并击败三苗。今怀远城东南淮可南岸的涂山之巅有“禹王宫”等遗迹。

  皋陶:皋城(今六安)人,古六安国始祖。约生于公元前21世纪前,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相传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著称,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曾协助大禹治水,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未继位。今六安城东有皋陶墓。

  启:禹与涂山氏女之子,生于台桑(怀远县涂山南坡)。禹死,他继位称王,并排除干扰,形成了王位传子的世袭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建立者。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姜尚:字子牙,商东海上(今临泉县姜寨)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齐国祖先。先世伯夷,掌四岳,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子孙从其封为氏,故又名吕尚。先在商做官,见纣王无道,辞官游说诸候,年届七十,闻西伯贤而去西周,钓于渭水。文王出猎相遇,立为太师,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封于营丘(今山东临淄),治齐。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著有《六韬》一书。

  管仲:(约前725-前645):春秋时齐国颍上人,名夷吾,又名敬仲,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少时贫困,曾和鲍叔牙合伙经商。在齐桓公与其兄弟公子纠争夺王位时助公子纠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卿,尊称“仲父”。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使之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他在齐国实行改革,分国都为十五士乡和六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并以士乡的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用官府力量发展冶铁、铸造和渔盐及商业,调剂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特许在民中选士,予以破格提升。著有《管子》一书,有丰富的经济思想。

  老子:(约前571-前471之前):春秋末宋国相邑(今涡阳)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著有《老子》上下篇(汉以后称为《道德经》)。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揭示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总根源,开创了中国哲这的本体论,阐发了事物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道德经》全书81章,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哲理性强,概括为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认识论、人生观、政治主张、社会理想等6个方面。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道德经》在中国2000多年的思想文化史上,对哲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珍品,将永远留存。

  庄子:(前369-前286):战国时代楚国蒙地(今蒙城)人,战国哲学家、文学家。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出了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认识论观点,安时处顺,逍遥自得,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庄子》一书,全书分为内、外、杂三篇。庄子认为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有与无,大与小,美与丑,善与恶等等矛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创立了相对主义的方法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他劝说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秦军围攻巨鹿时,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以他为末将,后归属项羽,为其出谋划策。他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后项羽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他忿然离去,途中病死。他死后,刘邦以弱胜强,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张良:(?-前189):秦末汉初城父(今亳州市)人,字子房,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候,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时期文学家和思想家。16岁袭父位,汉文帝十六年,封淮南王。他才思敏捷,善为文辞,与门客苏飞、李尚等“八公”及其他诸儒在封地淮南炼丹、著述、切磋学问,《淮南子》便是其流传至今的代表作。该书分为内、外篇。以阴阳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之论立说,参糅儒、法、刑、名诸家思想,内容庞杂,载述宏富。传说他曾与八位老翁在深山中炼丹求道,在炼丹中偶成豆腐,刘安因之被尊为豆腐制作的鼻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华佗

  (145-208):东汉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字元化,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曹操:(155-220),三国时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少时机警,善权术,20岁举孝谦为郎。东汉末以镇城市黄巾起义起家,在军阀混战中逐步扩充了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拜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注重法治,奖励农耕,用人唯才,加强集权,使北方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精通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摘要》等。善诗能文,诗风慷慨悲凉,开建安之风,被后人推为“建安风骨”之代表。文章清峻通脱,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现存诗文145篇,明人辑为《魏武帝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