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圣火耀湖湘引人追思 毛泽东90年前的体育实践和思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15:06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苏晓洲 丁文杰 苏海萍

  此次奥运圣火在湖南的传递,很多地点都与伟人毛泽东息息相关。记者在湖南采访时了解到,90年前,毛泽东不仅自己投身体育运动,还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如今重温,令人感慨。

  5日,奥运圣火湘潭站的起跑仪式,在刻画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情景的巨型雕塑《乡情》下举行。随后,火炬手们跑过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的湘潭大学。火炬进入韶山后,圣火传递始于红太阳广场,经过毛泽东故居,最后在矗立着伟人铜像的毛泽东广场,结束圣火的湖南之旅。

  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馆长刘立勇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初叶,毛泽东在“一师”就读期间,就是全校体育运动的佼佼者。无论春夏秋冬,毛泽东每天清晨在校园东北角一眼清凉的水井边洗冷水浴,从不间断。学校附近江宽水深的湘江,毛泽东能自如横渡。兴之所至,还常从猴子石到牌楼口,一游就是5公里。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夜晚,毛泽东有时会独自一人,奋力登上学校对面的岳麓山。

  “毛泽东不仅是身体力行的运动员,还是中国现代体育运动最早的理论家之一。”刘立勇告诉记者,毛泽东第一篇在全国性著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是一篇体育学专著,共分八章,洋洋洒洒约6000字。其中很多论述,与当今奥运圣火传递包含的精神,不谋而合。

  24岁的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仅与奥运无缘,还如他在《体育之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主旨之一是宣传奥林匹克“使体育为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的精神实质。而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育对于个体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对于国家则能造就身体强健、精神刚毅的国民。因此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来说,体育是第一位的,所谓“无体是无德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如果缺乏强健的身体作基础,“贵智”、“重德”就无从谈起。在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体育运动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强调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精神实质,跃然纸上。

  面对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北京奥运会,很多人都希望中国的奖牌数特别是金牌数越多越好。但90年前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中,就提出了“巢林止于一枝,饮河止于满腹”、“运动之方法贵少”、“虽一手一足之屈伸,苟以为常,亦有益焉。明乎此,而后体育有进步可言矣”等论述,讲究的是“重在参与”,强调体育运动应该“高质轻负”,参与的目的,不在锦标,而在于增强体质,造福个人与社会。

  “毛泽东在论文中还专门创制了一套‘六段运动’,我们学校一位教师,已经根据毛泽东的论述,画出了图谱,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广播体操的雏形。”刘立勇向记者展示示意图时说。记者看到,毛泽东设计的“六段操”,包括手部运动、足部运动、躯干部运动、头部运动、打击运动、调和运动六大部分,融各种运动之所长。大家模仿着做了几段,顿觉神清气爽,非常实用。(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