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南通景点:中国人建造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23:18  新华网
南通景点:中国人建造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南通景点:中国人建造的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2006年9月24日,复旦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而在离上海不远的港口城市南通,也在迎接一场百年庆典——1905年,中国人营造的第一座博物馆在南通诞生。

  两个城市虽相距数百公里,却在历史这本书上留下了极其相似的记号——100年前,中国人试图改变国家命运的记号。

  最早出现的是“博物苑”三个字

  在一片红色的喜气洋洋中,张绪武沉静地坐着,窗外是来参加“南通博物苑百年诞辰暨新馆落成典礼”的欢乐的人们。张绪武今年70多岁,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他祖父张謇亲手创立了这个集园林与博物馆为一体的苑囿。

  “小的时候很开心啊,这里有很多动物、植物,还有很多用玻璃橱锁着的东西。”张绪武笑了,仿佛回到他天真无邪的年代。那个时候他还太小,完全不知道这片园林在我们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张绪武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过世。祖父很受家人尊崇,他的故事,父母总是讲了又讲。父母说,这个地方,从一片荒地开始,最早出现的,只是“博物苑”三个字。

  花了10年时间,博物苑才真正成形

  “1905年,张謇竖了个苑表门,在这片荒地上围了道围墙。”南通博物苑副苑长陈金屏说,“当时什么都没有,只有‘博物苑’三个字。10年之后,这个博物苑才真正成形。”

  在张謇的设计下,博物苑的主要展馆,自北而南有3座,分别命名为北馆、中馆和南馆,陈列着标本、书画、文物等。

  其中中馆原先是测候所,屋顶平台上装着测风力、雨量的仪器。当时,当地报纸每天刊登测候所观测的天气情况。竺可桢1921年曾提到,当时中国只有两座气象台,其中一座就是南通博物苑中馆。

  “这次百年庆典,我们修复、还原了博物苑大部分老建筑。”陈金屏说。时间磨损着博物苑,百年前的风貌虽不能复原,不过当时园林辅助展览的方式,依稀可以看出。园林让参观者解乏,更是让学生了解农作物、动植物的“教学基地”;而展馆则是增加参观者知识的场所。

  整个博物苑,正如设计者张謇所构思的,利用实物来培养人才,起到教育作用。

  当时中国人不了解博物馆

  南通城区不大,一条濠河呈四方的环状,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博物苑选址偏南,当时虽属城区,但是一片乱坟地。张謇行事相当低调。直到1906年1月3日,苑内外道路开始规划时,他才在日记中写了一句:规划博物苑。这是关于这个园子的最早文字记录。

  “当时,博物苑不引人注意是很正常的,毕竟中国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博物馆是什么。”陈金屏说。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诞生于1682年,而传到中国,用了近200年。1868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率先创办了“徐家汇博物馆”。维新运动时,维新人士曾提出开办博物馆以“益智集思”。张謇虽然是上海强学会的成员,可是直到1903年赴日本考察后才认识到博物馆的作用。

  “张謇分别写信给清朝政府和大学士张之洞,恳请在全国设立集图书、博物为一体的博览馆。可是无人理睬,于是他决定自己动手。”陈金屏介绍。

  张謇在文中自述:“泰西诸国博物苑之制,举政府之力,倾一国人输向营之,费恒数百万千万,如是其盛也。曾寠人子而不自量度,折胫摺胁而举乌获之所胜,夫亦谓不夸嵩华而但为培塿,不侈沧海而但为涔沚……以是锲而不舍者亦且十年。”字里行间,尽是骨气,也有几分无奈。

  张謇赚到的钱大多用于修路办学

  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张家应该是一个巨富之家。1895年,张謇在南通创立了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源。

  1899年4月纱厂开机后,仅半年时间,就获得2.6万两白银的净利润。之后,张謇又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开发滩涂,发展农业;创立大生轮船公司,建设港口和码头,开通申申线接通上海……

  张謇创立的,是一个实业集团。大部分行业,都是当地第一家,甚至全国第一家。可是,张家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富裕。

  “祖父生前,每饭只二菜一汤,其中一个菜必定是咸菜。他身上的衣服,缝缝补补也是常事。”张绪武说。1914年,张謇在博物苑旁边修了一幢小楼:濠南别业。而之前,张謇在南通没有自己的房子,直到博物苑初成才修自己的住宅。

  张謇赚到的钱,大部分用于修马路、造博物馆、建公园、办学校。“他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把实业的赢余补贴城市建设。”陈金屏介绍。

  2003年,吴良镛院士论证,张謇建设下的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因为张謇发展的工业和航运,开辟了“多核心的城镇体系”;他建设博物馆、学校、剧院,进行了“近代市政建设”。

  高中状元后开纱厂,希望国富民生

  张謇是南通海门人,出生农家,家中三代都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1894年,参加第五次礼部考试时,张謇终于高中状元,那一年,他已经41岁。张謇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由于出身低微,在中举之前,他曾当过一些官员的幕僚,曾随庆军出使过朝鲜,帮助朝鲜人平息反抗日本侵略的“壬午兵变”。朝鲜的落后与受别国欺负,让张謇深受触动。

  中状元之后,张謇持维新观点,曾上书《变法平议》,可是没有被接受。张謇终于对政治失望,决定一心发展实业和教育。为纱厂起名“大生”,正是希望国富民生。

  “办实业的过程很不顺利,有人嘲笑状元经商的,有人临时变卦撤资的,地方官也设卡为难。”张绪武说,祖父为人坚毅,克服种种困难办起了工厂。而正是这种坚毅,使张謇用了10年的时间才使博物苑初具规模。

  四处“化缘”,寻来藏品2873件

  “祖父自己没什么收藏,博物苑的展品,几乎都是别人捐赠的。”张绪武介绍。

  博物苑需要展品,张謇倾全部收藏而出,不过,他出身农家,家中没有太多积累。而以个人力量,面对浩瀚的知识,自然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他在博物苑中馆的题匾中,无可奈何地提到:中国金石至博,私人财力式微。于是,只能把博物苑的藏品定位为“立足本地,兼及中外”。

  为了丰富馆藏,张謇几乎想尽了一切办法。1912年,他游天坛的时候,看见地上瓦片,捡回一黄一绿两块琉璃龙纹瓦当。搜罗到珍贵的植物,他专门写信给办事人员:“送去藤本及草树共十余种,初六一日种完,免根久露受伤,切切”。张謇还写了大量信件给友人,请求他们捐献收藏品。

  从无到有,1914年,博物苑藏品名录上登记的物品达到2873件。

  张謇去世,经费不足,博物苑衰败

  博物苑最早只向张謇创立的学校——通州师范学校的师生开放。之后,印发了参观证,供学生、团体、和社会人士参观。

  不少人参观之后,还著文发表在当地报纸上,介绍博物苑花木扶疏、禽鸟自在、展览怪奇。1917年10月的当地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一户人家发现一条二尺多长的彩色大蜈蚣,打算送往博物苑,供“博物家”研究。

  “这就说明,当时博物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陈金屏分析。1895年至1926年之间的南通,社会开放,人们受教育程度高,这些都是因为张謇开办的学校和博物苑,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程度。

  可是,情况很快就变得不同了。1926年张謇去世,把所有的事业留给儿子张孝若。“祖父留下的担子太重,父亲的威望又不如祖父,很快就力不从心。”张绪武说。由于经费不足,博物苑开始衰败。19 35年张孝若去世。没多久,更大的灾难降临了。

  日军占领南通,博物苑遭受洗劫

  1938年,日军占领了南通。

  “10岁那年,我逃难离开了南通,那是我第一次离开这里。”张绪武说。儿时的防空洞,儿时的小动物,儿时的玩伴,随着这一别,成了记忆。而一度熏陶着人们性情的南通博物苑,也随着这一别,成了少年张绪武的记忆。

  “芦沟桥事变”后,南通人没有觉察战争的阴影。馆藏丰富的博物苑,完全没有做好文物转移的准备。直到1938年年初,才选出历史文物50多件,书画43件,转移到农村。这50多件文物后运到上海的银行保管。而43件字画,由于埋到地下,建国后取出时,已全部受潮损毁。

  日军占领南通,博物苑成为日军司令部,苑内草坪成为日军马厩。

  日本投降后,人们回到博物苑,发现鸟、兽、草、木,文物、标本,全部损失一空。

  原先陈列在北馆的巨大鲸鱼标本,被搁置在凌乱的橱柜上,还有一些肋骨被扔在乱草之中。这副鲸鱼骨架标本,原先是通海垦牧公司的工人在滩涂发现的一头搁浅而死的巨鲸。张謇当时不知道这是鲸鱼,称之为“海大鱼”,还专门为它更改了北馆建筑的尺寸。

  1984年,恢复了“博物苑”的名字

  1946年,当地报纸曾呼吁国民党政府重建博物苑,可是没有回应。直到新中国建国后,才重修博物苑。之后,又几经变迁,1984年恢复了“博物苑”的名字;1999年撤消了苑内“人民公园”的建制。今年,博物苑新馆落成。

  张绪武说:“在旧中国,一个人做这些事情,是完全不可能成功的。”

  除了南通人,除了文博界的专业工作者,张謇的名字可能早已被大部分人淡忘,可是张绪武说,这恐怕正好符合了祖父的心意。“祖父说过,‘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居’。意思是,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摆功劳,不是为了扬名声。这两句话,我没有一天能忘记。”(文/任湘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