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西宁简介:天路起点中国夏都 青藏高原铁路枢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19:51  新浪体育
西宁简介:天路起点中国夏都 青藏高原铁路枢纽

  经济

  西宁经过近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阶段。目前,西宁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各占50%以上。全省90%的调入商品和80%的调出商品经西宁中转,对全省其它州、地、市、县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西宁工业已形成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技术力量雄厚,机床、工程机械及各种工具等产品的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纺织工业从纺纱、织造、后整理到服装制品;轻工以灯泡、塑料制品等为主,品种不断增加;化学工业已形成以化肥、制药、氟化盐、硫酸、红矾钠、润滑油等为拳头产品的支柱行业;建材工业在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已形成水泥、沥青、保温材料、PVC低发泡板、舒乐舍板、石膏及其制品等系列产品;冶金工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青海铝厂和列入全国500强的西宁钢厂及生产硅铁出名的青海山川铁合金厂,成为冶金工业龙头;食品工业在坚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乳制品系列、三刺系列、虫草系列等保健、营养食品,多数产品已蜚声国内外。

  能源、电力充裕,有年产100多万吨煤矿一座。黄河上游可建设13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3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360亿千瓦时,现已建成龙羊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李家峡水电站已开工建设,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加上市内已有的火电、水电等中小型电站,使西宁电网电力资源极为充沛。

  西宁农村经济有一定基础,粮食产量18万吨,油料1.8万吨,蔬菜、肉、禽、蛋、奶自给有余。牲畜年存栏数51万头(只)。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生力军。

  西宁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先后与国内外许多城市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每年在西宁举办的“郁金香节”、“青洽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夏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西宁背靠青海丰富的高原动植物资源,天然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立足于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和发展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相互协作的产业集群。

  名胜

  西宁市是中国优胜旅游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和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青海建设成旅游名省的机遇下,不断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积极扩大“天路起点,中国夏都,健康之旅”旅游品牌。形成了以西宁中,心的两小时车程半径旅游圈,利用已开辟或正在开辟的环青海湖旅游线、黄河源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宗教朝圣旅游线、世界屋脊旅游线、青藏铁路旅游线等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塔尔寺、青海湖、原子城、日月山等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风俗文化。

  体育

  西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150次左右。现在全市各主要公共场所有近80个健身辅导站点,每天参加晨练的人达3万多人次。市民参与体育锻炼,已成为西宁市区一道新的景观。已建成的西门口体育活动中心,是我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中心占地10.78万平方米,总投资1.9亿元。传统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空前活跃,在家牧区,除了传统的赛马、拔腰、拉巴牛、摔跤、武术等农牧民喜爱的乡土型项目外,足球、篮球、自行车、棋类、田径等项目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农牧区的体育活动有声有色。

  竞技体育成果显著,体育人才、训练队伍不断壮大,对外体育交流进一步加强,全市有各级各类业余体校10所、少儿足球俱乐部6年、乒乓球俱乐部4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7所,受训人数近3000人。近年来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在省内竞赛成绩处于领先地位。国家体育总局在西宁湟中县修建了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王丽萍、王军霞、孙英杰等体育名将均在此进行过赛前集训。(新体)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